除夕如何過得有年味又能兼顧飲食均衡?臺中慈濟護理之家營養師葉凡綾提供餐盤除舊佈新好方法,他表示:「把握飲食六大原則來選擇食物,在除夕也可以吃得豐富又均衡」,保持健康又能有足夠抵抗力過新春。
葉凡綾營養師表示:很多人擔心疫情,其實防疫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外,均衡飲食、吃得健康,也可以增加抵抗力。所謂飲食「六大原則」是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我的餐盤手冊」作為飲食搭配原則。葉凡綾指出,「六大原則」是指「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掌握六原則,在春節期間吃得豐富又均衡非難事。
葉凡綾提醒,「均衡」飲食是關鍵,所以不要讓「喜歡吃的食物」佔據你的餐盤!雖然魚與肉都是團圓年菜的主角,但是過節不能只有魚和肉,夾菜時一定要想想「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蔬菜一定要吃得夠。他建議,準備年菜時候多下點功夫,可以讓家人更健康。例如代表「團圓」的火鍋,其中的火鍋料可以用葉菜類、瓜果類或菇類等食材取代;利用南瓜、芋頭、玉米、地瓜等全穀類食材,代替白飯與冬粉、炒米粉。至於豆、魚、蛋、肉類適量即可,也可以選擇油脂較少的豆腐更替。另外,平常比較少吃的堅果也要注意「堅果種子一茶匙」,不要在家團圓聊天時,反而吃過量了!
春節年菜種類繁多,從備材、烹煮到端上餐桌,每道精心準備的拿手好菜,都可以讓家人食指大動,只要把握「我的餐盤六大原則」,樣樣都吃到,並掌握吃得豐富、均衡,可以從自己身體作防疫,抵抗病毒威脅。
美滿的人生,不在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在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
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
凡夫追求財物,聖人追求真理。
社會型態源自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修養。
成功,是依靠堅忍的力量,並非僅憑一點血氣或一時的衝勁而僥倖得來。
人都是因為太聰明了,分別的事多,矛盾也多,才會執著想不開。
多一分付出,就能多一分成就。
人都是求「有」,有就是煩惱。
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
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
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自然地顯露出來。
人人都是一部經典,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互為明鏡,彼此提醒改進,以善解取代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