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排便困難
「排便困難」「便秘」是一種症候群,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有人覺得糞便太硬解不出來,有人是肛門有塞住感,有人是毫無便意,有人有便意卻解不乾淨……
便秘的定義
每天糞便重量< 35 公克‧每週排便女性< 3次,男性< 5次‧超過三天未排便者
便秘的流行病學
- 5%美國人中,每週排便 < 2次
- 女性較多,約為男性的3倍
- 美國每年有900人死於便秘所造成之併發症
- 歐美人每天糞便量80-120 公克,由口腔至肛門排空時間約72小時
- 第三世界人則為300-500 公克,由口腔至肛門排空時間約36小時
醫生會問的問題
當患者來到門診就醫,訴說他解排便有困難時,醫師會詢問他以下問題:
- 想排排不出,還是根本沒有要排便的感覺?
- 多久排一次便?
- 糞便的質地是乾硬或鬆軟?
- 有無尋求其它幫助,例如吃中藥、瀉劑?做過哪些檢查?
- 平常的活動量?水分、水果、纖維的攝取量?
可能合併的臨床徵候
- 血色素低下(貧血),暈眩
- 體重減輕、食慾不振
- 頻便、想排但排不太出東西、排便變細
- 排便帶有黏液
- 腹部有無疼痛,或合併有反彈痛
可能造成的原因
A、錯誤之飲食及生活習慣
- 食物纖維不足
- 使糞便變硬的食物,如乳酪等
- 缺乏運動
- 未定時排便,有便意時未解
- 緩瀉劑上癮
- 環境影響,如住院、渡假、旅遊……
B、身體結構或功能失調
- 大腸阻塞:腫瘤、腸扭結、腸套疊
- 直腸肛門出口阻塞:肛門狹窄、直腸脫垂或膨出、肛門括約肌反向收縮、會陰下降症候群
- 臟器神經肌肉病變:先天或後天缺乏大腸神經節、大腸無力症、假性阻塞、憩室症、大腸急躁症
C、神經性病變
- 腦神經:腦瘤、柏金森氏症
- 外傷
- 脊隨 (腫瘤、多發性硬化症)
D、精神失調
- 憂鬱症
- 精神病
E、醫療有關之原因
- 藥物之作用 (codeine、鐵劑、胃乳片、抗痙攣 )
- 臥床不能活動
- 脊隨 (腫瘤、多發性硬化症)
F、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問題
- 甲狀腺功能過低
- 高血鈣症
- 懷孕
- 糖尿病
- 脫水
- 血鉀過低
- 尿毒症
- 親鉻細胞瘤
- 鉛中毒
- 紫斑症
患者需做的檢查
理學檢查/血液生化檢驗大腸排空之時間測定/大腸內視鏡檢/大腸鋇劑攝影/肛門肌電圖/肛門直腸壓力測試/動態排便攝影/病理組織之切片診斷/精神狀態之評估
患者可能要詢問醫師的幾個問題:
我的症狀是否是什麼原因造成?‧罹患大腸直腸腫瘤的機率?‧還可能衍生什麼疾病?該做什麼檢查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