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病變是男性健康的隱憂,卻往往讓男子漢羞於啟齒。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李祥生發現,諱疾忌醫可能難以挽回,所以著作「完全解析攝護腺肥大診治照護全書」,集合臨床專科心得,十八日舉辦衛教及新書發表會,吸引現場聽眾踴躍搶答、購書。
李祥生主任泌尿專科資歷近35年,遺憾醫療科技進步卻還是有很多男性不明瞭攝護腺疾病,有些病人忽略症狀,最終出現膀胱尿滯留、腎水腫、腎功能減退或感染、泌尿系統結石,感到十分可惜,加上看診時間有限,期待藉醫學知識推廣,提升病人病識感,近年陸續推出3分鐘短片,說明簡單解剖、功能、症狀與診斷、治療,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
李祥生主任「完全解析攝護肥大診治照護全書」,是以男性最常見的攝護腺良性疾病為主題,詳細講解「攝護腺增生肥大合併排尿障礙」及「攝護腺發炎」。他指出,攝護腺增生有「長壽病」之稱,套一句醫界流行的玩笑話,「不論你多麼英明神武,總有一天等到你」。原因是男性隨年齡增加,罹患攝護腺疾病的比率愈高, 41~50歲發生率約為30%、51~60歲50%,超過80歲後則為90%。
「男性排尿病態變化大約從40 ∼ 50歲就開始產生,尤其膀胱變化最關鍵,年過40歲就應超前佈署,徹底遠離攝護腺肥大及發炎的隱憂。」李主任舉例,門診曾在短短一個月內連續來了三位尿滯留的老年男性病人,病因是攝護腺增生肥大,長期造成精神或生活上的困擾,病情已進展到兩側腎水腫,腎衰竭嚴重到要洗腎的地步才來就醫。其實早早就醫治療追蹤,根本不致於演變到最糟,甚至令人為之扼腕的地步。
65歲的吳先生是李主任病人,他坦言,男人的尿尿問題難以啟齒、不好意思就醫,自己也是直到腎臟出問題才就醫,幸好還來得及,也奉勸4、50歲的男性透過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大事。年近60歲的林先生對攝護腺一知半解,發現新書內容淺顯易懂,相關章節搭配視訊衛教,輔以大量圖解可快速理解泌尿醫學,完整詳細介紹男性排尿障礙攝護腺增生肥大的原因及診斷,深入淺出說明攝護腺保健知識,當場買書為自己的健康早做準備。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擁有一分力量,負起一切責任。
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
多一分對他人的疑慮,就少一分對自己的信心。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理與事之間需要的是人,理圓、事圓則人圓。
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話語秤起來不重,但稍一不慎,卻會重重地壓到別人的心。
心中時時保持正念,任何時間、方位都是吉祥的。
心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
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少欲知足,使心靈安住,智慧增長。
如何達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養「喜捨」之心,方達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