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氣候變遷,但地球運轉依然四時不同,春分時節,臺中慈濟醫院藥學部中藥局藥師胡仁珍提醒,要學習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心情放輕鬆,並適時運用茶飲養生,從作息、運動與飲食三管齊下,可以避免或減輕許多疾病發生。
春季三個月從農曆立春開始,經雨水、驚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計六個節氣,介於陽曆二到四月間。春分已經是第四個節氣,胡仁珍藥師說,藥理上在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也應順應季節,使機體與外界相統一。他分析,臺灣春季氣候變化非常大,一下寒冷一下溫暖,人體對寒邪的抵抗力就下降。通常可以從作息、運動與飲食三管齊下,提升自己因應氣候變化能力。
胡仁珍藥師提醒,除了自己也要關心長輩,春季時不宜太早換掉厚衣服;睡眠要儘量早睡早起,上午太陽出來以後可以適當室外活動,舒展筋骨。運動時,以春季踏青的方式安排,例如散步、慢跑、打太極,可以在緩和中幫助身體適應春天節奏。
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界屬性,春季屬木;人的身體五行,肝也屬木。胡仁珍補充,中醫藥界也習慣在春季養肝護肝。「中醫理論體系,四時之令在春為生,肝主疏泄,為將軍之官,喜條達而惡抑鬱,怒則傷肝,所以養肝最重要的是調暢情志和氣機。」,他解釋,調暢情志重點是保持精神愉悅,不宜抑鬱或發怒,盡量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保持樂觀心情,讓肝臟氣機的調達。
胡任珍表示,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最好選用平、甘、微溫的品項,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他說,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困的原因之一。春天肝旺的時候,多吃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所以要多吃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山藥、薏仁、紅棗、木耳等。
胡仁珍藥師也提供符合春季飲食的茶飲配方,可以自己製作,調養生息。一為玫瑰洋參枸杞茶,另一項是醫院也自行調製的悅梅飲。
玫瑰洋參枸杞茶
材料:玫瑰花瓣12朵、西洋參3錢、枸杞子3錢。
作法:先將一公升生水煮沸,加上玫瑰花、西洋參與枸杞子一起煮5分鐘即可。
保健功效:理氣解鬱、活血散瘀,能夠達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
悅梅飲
材料:烏梅4錢、山楂1錢、洛神花4錢、桂花2錢、紫蘇1錢、陳皮1錢、甘草1錢
作法:材料加兩公升水煮沸後,約一小時關火,起鍋前依個人喜好酌加冰糖飲用。
保健功效:生津止渴、消食化積、健脾開胃。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
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
恆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
轉一個角度來看世界,世界無限寬大;換一種立場來待人處事,人事無不輕安。
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是那分無形、無染且無求的愛。
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當一個人沒辦法自我教育時,也就無法再接受別人的教育,因為他的成長實已停止。
沒做壞事是人的本分,心好卻不付諸行動,等於沒做一樣。
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人」如無願,就無希望;沒有希望,就無法成就事業。
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