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微創手術在很多手術治療方面幾乎已完全取代傳統開腹手術成為標準的治療方式,譬如說膽囊切除術及闌尾切除術。最近幾年隨著器械材料的改良、技術的突破以及手術經驗的累積,以往勢必需要開膛剖腹的消化道腫瘤手術,也不再是微創手術的禁忌症,尤其以胃腫瘤及肝臟腫瘤傷口大小及術後恢復差異性最大。
胃癌的治療仍以手術為主,由於常合併有區域淋巴轉移,目前的標準手術為做二級(D2)的區域淋巴廓清術;而在早期胃癌其淋巴腺轉移的機率較低,並且很少會轉移至二級淋巴腺,故可僅做到一級(D1)的區域淋巴廓清術。目前微創手術應用在早期胃癌的效果已是無庸置疑的,至於其它中、晚期胃癌,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優劣比較,則仍在進行前瞻性的臨床試驗中。
至於肝癌的治療也是以外科手術為優先考量,但是並非每一位病患都適合手術治療。由於大部分的肝癌為多發性,再加上大部分的肝癌患者,合併有肝硬化,因此適合肝癌手術切除的病患,其實並不多,約佔肝癌病患的 15~20%而已。
傳統的切除方式通常會在右腹部切開一個30至40公分的傷口(倒L型是從胸骨下緣連到肚臍後再往右腰部延伸,或是人字型),直接將腫瘤切除;近來醫界積極發展微創腹腔鏡切除,通常在腹部開4至5個0.5至1公分的小傷口,就可以用內視鏡將腫瘤切除,如果肝癌本身不大,沒有大血管的侵犯,並非長在肝臟後葉,可以考慮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傷口小,復原也較快。
天堂和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為所造作。
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禮儀,禮儀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態。
知足的人,心量開闊;心量開闊,對人對事就不會計較。
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
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
緣能成就一切道業;然而,道業也要「把握因緣」才能成就。
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增加力量。
禮佛是為了訓練我們的恆心、耐心、清涼心,也是去除傲慢、陶冶自我身心的課程。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無時無刻不是修持參禪的好機緣。
起心動念無不是業,開口動舌、舉手投足無不是罪。
一個人的修養--氣質,均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自然地顯露出來。
教法不必聽太多,若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就能啟發真正的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