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讓一步以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是那分無形、無染且無求的愛。
真正的解脫是在眾緣中付出而得,也是在眾緣的煩惱中解脫。
有些人常常起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的接受。
不管路有多遠、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都能隨分隨力盡量去達成目標,此即「毅力」。
要談情,就必須談長情——覺悟的情;要說愛,就必須說大愛——解脫的愛。
智信者深體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迷信就會疑心生暗鬼、問神卜卦,取信於籤詩、筊杯,而無法真正深入教理。
一言為重,千言無用。言重則信重,信重則有大用。
雙手健全卻不肯做事的人,等於是沒有手的人。
要以理來轉事,不是拿事來轉理。
「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