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皆無爭,則世界亦安。
「皈」是反黑歸白、捨棄黑暗投向光明之意。
「道」不是在文字上求,應在日常的人事中磨出「定力」,由「定」而產生「慧」。
知足的人,心量開闊;心量開闊,對人對事就不會計較。
「戒」是不起心動念;「定」是臨危不亂;「慧」能運心轉境。
人人本具菩薩心,也具有和菩薩同等的精神與力量。
不管路有多遠、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都能隨分隨力盡量去達成目標,此即「毅力」。
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
菩薩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薩能做事、能說話、能吃飯,能尋聲救苦隨處現身。
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
愛得普遍,愛得透徹,愛得乾淨俐落,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