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住院的也不能有親友探視,見面何其困難!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知道與生命拔河的病人,使用視訊遠遠不夠!護理長黃美玲運用獨特的環境,讓病人與家屬隔窗相望說說話,成了最溫暖的時刻,也看見生命的點點微光。
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座落第二院區,病房中段鄰近護理站有出入口連接唐式迴廊與中庭,平常是家屬看護推病人曬太陽,享受自然的地方。但新冠疫情嚴峻,心蓮病房暫停家屬探病,中庭的門也關了起來,無法進出。
有次,家屬堅持要來病房探視,但礙於防疫規定,無法如願。家屬拜託是否可以隔著玻璃見面?護理長黃美玲知道,安寧病房病人與家屬相見,見一次少一次,確認不影響感染控制後,讓他們隔著落地窗見見聊聊。推病人出病房,很費功夫,但看護們為了安定病人家屬的心,願意花時間好好促成,於是就成了「另類見面會」的安排。
病人蓉蓉正住院做乳癌末期症狀控制,看護推他到玻璃門前與先生及小孩見面。貼心的孩子還準備水果給媽媽吃,見面後輾轉由護理人員協助轉交。蓉蓉吃到水果開心極了,他告訴黃美玲,要不是現在不能跳,不然一定高興得跳起來!
一位癌末病人轉到心蓮病房前,家屬幾乎天天探視,轉到心蓮病房碰上疫情升溫,無法探視。黃美玲護理長看到病人血壓已經在80左右撐了一天,多年經驗感覺病人好像在等什麼。聯繫女兒才說爸爸已經幾個月沒看到媽媽,也許在等待媽媽,想見最後一面。病人太太在毛毛細雨的天,來到中庭花園隔著窗與病人道別,輕說著要安心,會好好照顧自己,提醒先生要跟緊菩薩腳步。黃美玲表示,短短十多分鐘,好安靜、好溫暖!道別後,病人當日下午四點安詳往生。黃美玲相信,最後的會面,家屬與病人雖然無法彼此握手道愛、道別,但能見上面,有形的玻璃也化成無形,彼此都沒有遺憾。
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培養來的才是真的。
人既然生在世間,就不能離開眾緣,修行也不能離群隱世。
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人要真誠苦幹才能領導別人,而非光靠能幹。
恆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
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
地球板塊相互推擠,將造成地震;人與人之間若心門狹窄,就會凡事計較。
如果大家都自覺平凡,人生就平安了。
不爭的人,才能看清事實;普天之下,並沒有一個真正的贏家。
聽話、說話要完整,不要只揀前一句、後一句,合起來剛好尖尖的刺進人心。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被別人傷害的人。